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丙年復活期第五主日

(若十三31─35)

 

耶穌的文化世界


今日簡短的聖經章節背後再次假設對地中海文化背景有廣泛及深刻的認識。特 別是來自耶穌臨別贈言的這段(參考創世紀中雅各伯告別他的兒子四七29--四九33)邀請大家進一步反省榮譽(=「光榮」)以及「新」的愛的誡命。
 

光榮:天主的榮譽

 
在地中海文化中,榮譽是一項為公眾所稱 許或價值以及公眾所認可的稱許。在這一篇耶穌所稱許是什麼呢?主題是祂瀕臨死亡。耶穌服從祂父親的命令接受死亡(十18),能夠稱得上孝子─一項美譽。
 
況且,這樣大無畏的接受死亡也證明祂擁有男子氣魄,並且記錄了祂是位善體父親旨意的兒子。除此之外,耶穌宣稱祂父親賦予 祂榮耀能力,這是祂捐棄自己的生命而失而復得(十18)。為此,當耶穌展示自己的光榮時,也是祂展示祂父親的榮耀。
 
稱頌父親榮耀與聖子耶穌有密切的關係。聖子 赴湯蹈火,毫不猶豫地面對死亡,天主聖父倍顯稱頌。但是天主最大榮耀在於將祂聖子復活起來。這項偉大的行動徹底扭轉了十字架死刑的羞恥,並顯露出天主並沒有將自己兒子,一個正直的人,棄置於永恆的羞辱不顧,反倒賦予祂一項無人能賦予的榮耀:復活的生命。

 

美國人與榮譽

 
一般而言,美國人並不在乎榮譽或羞恥。賄選或集體貪污的仍 恬不知恥,往往得寸進尺,追逐更大,更好,更多利益。毀譽的運動員仍榮登在美國榮譽榜上。甚至在最講究榮譽的軍戎中,惡名昭彰的違規事件也層出不窮,習以為常。而且當犯罪事件被逮著時或起訴時, 乃僱用律師來辯護。在講究榮譽的文化中,上法庭和僱律師被視為羞恥及缺失的行為(箴廿五7-10;路十二57-59)。為美國人,榮譽沒有像地中海文化當中來得重要。
 
所以,美國信徒如何能夠欣賞若望聖史在今天福音中有關父與子關係呢?他們必須設法從聖史的地中海角度來看生命。不明瞭社會所標榜的榮譽核心價值,是無法體會「光榮」和「榮耀」的意義的。

 

「新」命令

 
聖經其他的告別詞和其他古早文學經常勸戒生者,「小孩」要遵守道德價值和服從法律。耶穌的臨別贈言被喻為「新的命令」。「我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十三34)。
 
很難指出這命令是如何「新」法。依撒格對厄撒烏和雅各伯的告別詞中,命令:「愛你的兄弟如同人愛自己一樣,要為自己兄弟的利益著想……要彼此相愛」(創?)。新約當中也有類似的說詞(得前四9;羅十三9;迦五14;谷十二31)。
 
在這些信息中(包括若十三34)所能見到的就是愛延伸到自己圈圈內的其他人,自己的團體,而不是團體之外。「如果你們之間(圈圈內)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圈圈外)因此就可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若十三35)。團體內相親相愛的榜樣可以成為團體外的模範。
 
耶穌「新」的命令最好的解釋暗含在告別詞當中:親密關係,住在裡面,彼此認識。在這上面,這些是盟約的關鍵字眼,最後晚餐「新」盟約的震撼。天主盟約的愛是 自我流露,無任何意圖,直接愛罪人和那些不值得愛的人。以色列人曾經驗到這樣的愛(申七6-8)。在耶穌的死亡與復活當中,天主的愛以完全新的面貌出現。

 

美國人與「新」命令

 
給予基本個人主義文化信用,美國人的確「彼此相愛」,但以文化上獨有的方式。例如,美國人創造出奇怪的區別關於「值得援助(deserving)」和「不值得援助(undeserving)」窮人。愛則以此為依據。相反的,耶穌鼓吹:「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十三34)。我們如何去衡量呢?
 

取自 The Cultural World of Jesus: Sunday by Sunday, Cycle C. 出版 Minnesota, Collegeville. 作者 John J. Pil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丙年將臨期第一主日

(路廿一25─28,34─36)   耶穌的文化世界   在路加福音的緒言中(路一1─4),聖史承認他與其他聖史一樣,參考了其他的來源。學者們一致同意最早的馬爾谷福音是其來源之一。今天來自路加福音(路廿一)的摘錄以馬爾谷福音十三章為基礎。   當代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