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丙年四旬期第一主日

(路四1─13)

 

耶穌的文化世界 

 
地中海世界根深蒂固地相信地上存在著數不盡的鬼魂妖精,而且專門對人類惡作劇來作為它們主要的消遣。地中海各個國家,例如義大利和西班牙,依賴各式各樣的護身符,處方儀式或其他象徵來避魔趨邪。 
 
藍色系最為這世界所喜愛,被認為具有抵抗邪魔的特殊功能。為此人們在窗框和門柱邊塗上藍色或是穿戴上藍色的衣衫領節,也同樣的理由。其他人會穿戴保證避邪趨魔的特殊徽章,符咒裝飾,護身符。 
 
在耶穌受洗時有聲音從天上指著祂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因你而喜悅」時(路三22),所有的妖魔鬼怪也都聽到了這讚賞之語(見前耶穌受洗主日背景淺說)。地中海當地的居民都知道耶穌下一步和其一生必然遭遇。那些妖魔鬼怪會考驗祂是否這樣的讚賞屬實,即便讚賞是真實的,它們也會誘惑祂做些不得天主歡心的事。 
 
我們也就不會奇怪路加聖史在描述耶穌的下一幕中呈顯「誘惑」。耶穌充滿了聖神,被領到通常妖魔鬼怪所居住的曠野中,祂在哪裡與邪惡的魔鬼爭鬥。 
 
在路加的故事中,真正令人稱奇的是耶穌並未報導曾經穿過藍色的袍子或是借用過護身符或其他特殊處方儀式來保護自己。反而是祂與魔鬼一對一正面來場聖經比賽。 
 
耶穌有三次被誘惑做一些令天主所不悅的事。耶穌引用三次聖經章句(申八3;六13;六16)來瓦解這三次的誘惑。雖然魔鬼也三次引用聖經章句(詠九一11─12,本主日的答唱詠),但是都沒有成功地設下圈套。耶穌贏了這場競賽,魔鬼只好離開祂「等待下次機會」了(參見路廿二3)。 
 
這誘惑的故事取材於出谷紀中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在曠野受試探的模式而刻意雕琢的。路加聖史所組合的誘惑與瑪竇聖史有所不同,為得是將耶路撒冷聖殿作為耶穌最後的誘惑。「耶路撒冷與聖殿」為路加聖史與「山上」為瑪竇,都是主要關鍵事件。 
 
明顯的,路加所述的耶穌戰勝魔鬼的故事並非作為受洗基督徒抵抗妖魔鬼怪的模範。沒有任何基督徒擁有耶穌在誘惑中這樣的能力。 
 
路加聖史誘惑的故事所要呈顯的是耶穌確實是若翰洗者所預言的「比我強」的那一位(路三16)。的確如此,往後的福音中,耶穌描述自我與其行動都用相似的詞句:只有比魔鬼「強壯的」才能驅逐邪魔勢力(路十一22)。 
 
路加聖史在文化上適宜的回答為我們這些讀者們解惑「何要相信耶穌?」。耶穌展現出祂具有掌控生命與自然的超能力。祂擁有保護及維持自己榮譽以及避免羞辱的能力。直到祂被捕,下獄,死亡沒有任何──人及鬼魂──能夠成功地羞辱祂,謀陷祂,或令祂下不了臺和失去目標。祂的確是「那更強的那位」。 
 
一般美國人不太相信鬼魂會介入他們的生活,因此使得諧星 Flip Wilson 的 Geraldine 角色特別有趣,她總是喜歡使用「是魔鬼害我做的」作為託辭與藉口。 
 
但美國人了解權力(現代人也不例外)。他們特別清楚那些被濫用的權力會侵占他人的利益。學者指出耶穌在聖經中從不濫用自己的權力,除了對付妖魔鬼怪。從此角度看,耶穌拒絕濫用自己權力的故事能對美國人(現代人)有所啟示。
 

取自 The Cultural World of Jesus: Sunday by Sunday, Cycle C. 出版 Minnesota,Collegeville. 作者 John J. Pil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丙年將臨期第一主日

(路廿一25─28,34─36)   耶穌的文化世界   在路加福音的緒言中(路一1─4),聖史承認他與其他聖史一樣,參考了其他的來源。學者們一致同意最早的馬爾谷福音是其來源之一。今天來自路加福音(路廿一)的摘錄以馬爾谷福音十三章為基礎。   當代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