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丙年常年期第廿三主日

(路十四25─33)

 

耶穌的文化世界

 
從表面上來看,耶穌似乎提出三種成為祂門徒的毀滅性及不人道的要求:仇視自己的家庭(25);背負自己的十字架(26);放棄所有財產(33)—雖然為匝凱「一半」就已足夠了(十九8)。正如往常,從文章的上下文以及社會文化背景的導讀有助我們這些「外國人」比較能夠理解這些我們所陌生的信仰先輩。
 

文章的上下文

 
耶穌曾被法利賽黨人的首領邀請去赴宴(路廿四1)。耶穌所處的文化世界裡要求百姓—特別是菁英份子—「在自己所屬的階級內,與志趣相投的人共食」。實際上,由於耶穌經常為法利賽黨人的座上賓,使得許多學者認為耶穌本身也是為法利賽黨人。無論如何,耶穌從沒忘記挑戰他們的信念和行事,並且提出較好的選擇。

 

社會文化背景

 
中東同桌共食的目的是為鞏固社會關係。親戚與朋友是繼續活在這世界上的經濟基礎,當然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動圍繞在親戚與政治之間。人們總是相信自己的家庭和朋友會照顧自己。那承認自己並沒有「任何人」(包括家庭和朋友)幫他放入池子中的瘸腿(若五)實在是地中海的可憐和悲劇角色。
 

真正榮譽

 
耶穌一上桌就點出了文化的信任主義。祂提醒那些同桌者真正的榮譽是來自他人,在這裡當然是主人(7─11)。在筵席上選擇不屬於自己的位置是羞恥的。即便如此,耶穌似乎建議不要太去理會那些斤斤計較和不老實的客人。
 

客人名單

 
其次(12─14)耶穌竟然顛倒了文化世界鼓勵主人應該邀請那些不能回請的:「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21)。如果有人當真,一個擁有許多財物可以大方施捨的主人要不多久就要舉債過日了。那誰有可以照顧他呢?
 

仇視自己的家庭

 
就是這種「用餐」的中東理解方式,才能讓「陌生人」了解耶穌在今天讀經中對門徒的評語。那停止了以用餐方式來鞏固整個親戚關係的門徒將危及到整個家庭的生計生存。這門徒將面臨到與家庭站在一起或是與耶穌同盟。選擇了耶穌就等於放棄了家庭,仇視自己的家庭。「仇視」家庭翻譯成「優先(prefer)」——譯者按思高翻譯本的「剩過愛」比「優先」更勝一籌——優先於家庭就是說喜歡的比家庭要好。
 
在中東家庭的緊密關係中,理想的婚姻伴侶是伯叔的伯叔輩(first cousin)。不論結婚與否的兒子都與父親同住。每個人「控制」了每個人。生活在這圈圈中可能非常是窒息透不過氣來。跟隨了耶穌加入了一個新的家庭能夠是自由且可喘息的。

 

背負自己的十字架

 
當然了,這種自由需要代價的。在中東,行為的首要準則:家庭優先。與家庭和社交脈絡斷然脫離關係的門徒將會失去一般計以維生的方式。這是門徒在經濟上必須選擇的十字架。的確,藉著加入了其他跟隨耶穌的門徒所屬的家庭,那仇恨自己家庭的門徒自然有了新的計以維生資源。
 
這家庭的新成員不能再靠著過去的血緣關係或社會脈絡來維生,他必須仰賴著中東陌生人對待陌生人的「款待 hospitality」方式維生。這類的冒險選擇誠然是一個背負的十字架。
 

放棄所有財產

 
很明顯的,接受這挑戰的門徒將會放棄所有的一切。因此一個慕名者必須認真的計算所有的籌碼。兩個簡單的比喻(蓋房與會戰)精闢地解釋了這一點。那些軟弱或是放棄這目標的人將成為諷刺和羞辱的笑柄。門徒必然是義無反顧地投入。耶穌所提出的是個解放和宏偉的行為卻要付出代價的。耶穌對家庭價值的態度可讓門徒認真的思考。這也挑戰當代的信徒反省古地中海世界的「家庭價值」以及是否有可能將其匯入到今日其他的文化當中。
 

取自 The Cultural World of Jesus: Sunday by Sunday, Cycle C. 出版 Minnesota,Collegeville. 作者 John J. Pil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丙年將臨期第一主日

(路廿一25─28,34─36)   耶穌的文化世界   在路加福音的緒言中(路一1─4),聖史承認他與其他聖史一樣,參考了其他的來源。學者們一致同意最早的馬爾谷福音是其來源之一。今天來自路加福音(路廿一)的摘錄以馬爾谷福音十三章為基礎。   當代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