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丙年復活節

(若廿1─9)

 

耶穌的文化世界

 
1984年波士頓大學的聖經學者 Pheme Perkins 曾寫道「廿世紀的基督徒的神學使命仍然承擔著解釋復活的意義」(Resurection, Doubleday, p. 30)。即便她自己和其他出版社的努力,她所說的話至今有效。由於1995年復活節在期刊如 Time,Newsweek,和 US News 以及 World Report 曾經大篇幅引用眾說紛紜的討論,似乎說明即便許多學者將這個主題研究結果公諸於世,復活信息仍有待更清楚地澄清。
 
學者們同意耶穌復活一點也不是奇蹟般地死後復活或瀕臨死亡的經驗。真正的不同點在於從福音聖史和其他新約作者的報導與解釋中很清楚地看到傳統對復活並沒有單一,口徑一致的說法。
 
在這角度下,復活主日選取了若望福音廿章1-9節發現空墳的故事有相當大的涵義。其他耶穌復活顯現的故事並沒有被列入復活主日中。
 
空墳傳統的目的是提醒我們信仰是聽來的。若望聖史所報導的所喜愛的門徒「看見」(空墳和殮布,汗巾)以及「相信」(耶穌遺體並未被偷走,而是復活)似乎替代了其他聖史的天使宣「主已復活」的宣報。
 
瑪利亞瑪達肋納代表著整個團體對耶穌死亡的悲泣,以及需要安慰。她傳報「他們」偷了遺體可能指耶穌的仇人,也可能是團體遭人家污衊默西亞主義將遺體偷走為得證明耶穌從死者中復活的反應。
 
根據早期伯多祿傳統的報導是毫無益處的,因為他來到墳墓,見到了空墳,回到朋友那裡卻不了解這事的來龍去脈(路廿四12)。若望聖史的伯多祿首先進入了墳墓,主所愛的門徒尾隨而入卻能解釋他們所看見的異狀。
 
在這福音的信息中,耶穌復活的信仰是來自發現空墳而非耶穌顯現。這信仰來自首批信徒的報導以及他們如何解釋他們所經驗到的事。
 

廿世紀的基督徒

 
年長的教友也許還記得在梵蒂崗第二次大公會議前的要理教授總有一課關於「辯護」,或是「面對非信徒以及懷疑者如何保衛和證明信仰」。我們學會也記熟那些「證明」信仰的哲學論證,其中也包括了耶穌死而復活的信仰。
 
梵二大公會議掙脫束縛並與學術界共舞,他們改進了我們的認知,並且闡述了過去的辯護是過於簡略。例如,使我們驚訝的是在新的聖經譯文中正確的翻譯了復活的宣報信息「耶穌被『天主』從死人中升起」,我們從前不曾注意到這點。
 
當我們對古代世界以及文化越來越認識時,我們了解到基督徒所宣示的「在基督內的救援」似乎不能夠滿足現代世界以心理和科技走向所追求的生命意義與生活品質。
 
也許一段聖經的紀錄可以協助我們。聖經記載說復活後的耶穌不太一樣,「改變」了(谷十六12),而且「認不出」(路廿四16;若廿14;廿一14),雖然祂與他們曾共同生活過和旅行過的納匝肋人耶穌一模一樣。這兩項似乎是那些信徒報導當他們處於另一意識下,耶穌顯現給他們的事件中不變的因素。他們並不怎樣驚訝,因為在所有的文化中,這兩項是另類精神狀態下的經驗。在這些報導內,經驗一再被肯定,被闡明,這與我們所認識的另類精神狀態在文化上的功能是不謀而合的。
 
殯葬儀式提醒基督徒他們同樣會經驗到這樣的轉變。在死亡中「生命轉換了,並非毀滅」。這與聖保祿的觀點:「死人的復活也是這樣:播種的是可朽壞的,復活起來的是不可朽壞的;播種的是可羞辱的,復活起來的是光榮的;播種的是軟弱的,復活起來的是強健的;播種的是屬生靈的身體,復活起來的是屬神的身體;既有屬生靈的身體,也就有屬神的身體。」有異曲同工之效(格前十五42-44)。
 
今日的節慶與耶穌復活的信仰挑戰所有的人,包含學者與非學者,在我們時代尋求新的方式來展現信仰耶穌為天主具體的救援行動的確賦予生命終極的目的與意義。
 

取自 The Cultural World of Jesus: Sunday by Sunday, Cycle C. 出版 Minnesota, Collegeville. 作者 John J. Pil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丙年將臨期第一主日

(路廿一25─28,34─36)   耶穌的文化世界   在路加福音的緒言中(路一1─4),聖史承認他與其他聖史一樣,參考了其他的來源。學者們一致同意最早的馬爾谷福音是其來源之一。今天來自路加福音(路廿一)的摘錄以馬爾谷福音十三章為基礎。   當代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