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丙年復活期第二主日

(若廿19─31)

 

耶穌的文化世界


可憐的多默!學者們同意這永遠背負「懷疑」的故事其實是若望聖史的創作。由於多默被早期耶穌復活的見證所困擾著,因此被形容成「多疑」,懷疑論者,猶疑不絕。

 

中東的懷疑

 
不論過去或現在的中東,日常生活中秘密,欺騙,和謊言在相當稀鬆平常,因此每個人練就了一生絕技,相當健康的懷疑任何事情。莫可明言的事,為一個密蘇里州的人堅持要「證明」出來,意味著「見了才相信」;然而中東的人卻不如此認為。
 
還記得拉匝祿以及貪婪富翁的比喻嗎(路十六19-31)?當富翁經驗永罰來自過去生活的方式時,要求父親亞巴郎打發拉匝祿去警告自己的兄弟。亞巴郎回答:「如果他們不聽從梅瑟及先知『亦即,相信所讀所聽到的聖經』,縱使友人從死者中復活了,他們也必不信服。」
那到底多默這一幕的用意為何?

 

使徒多默

 
「多默」這名字是希臘譯名,來自希伯來文的「雙胞胎──to'am」。講希臘語的基督徒不懂得「多默」原義,卻一定知道希臘的譯文「狄狄摩」,多默可能不是現在真所謂的「雙胞胎」,取這名字只是為了區分與他同名的人。另一個傳統(Acts of Thomas─多默使徒傳)將這人視為一般猶太人的「猶達斯多默」,那麼所謂「多默」或「狄狄摩」則應為「另一位猶達斯」。
 
第四部福音多次影射他的個性。在若望福音第十一章16節他是門徒中的勇者,願意陪同耶穌赴敵視的猶太省,即便意味著一同奔赴黃泉(十一7)。同時也意味著他其實並不相信已經發生和即將發生在瑪麗亞,和瑪爾大的兄弟拉匝祿身上的事。
最後晚餐時,多默也表現出不懂耶穌以及祂的命運(十四5)。在黑暗的山園中,多默明顯的也列身於那批撇下耶穌逃走的門徒。從許多點上,多默和其他門徒是難兄難弟,沒比其他人好多少!
 

多默的懷疑

 
當福音聖史創作了這個「懷疑者」多默時,多默本人會做反控嗎?也許不會。其實這才與他在若望福音第十一章16節和第十四章15節中的個性相允合。有人認為當復活耶穌第一次顯現時(廿19),他也許真的正和其他門徒在一起,他起初並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這一次的顯現中,耶穌露出了自己的手和肋旁(20)。這項動作當然是為了移除他們不敢說出口的疑慮以及向他們保證祂是被釘且死在十字架上的納匝肋人耶穌,如假包換,絕不是鬼魂。為這些門徒似乎已見為憑,信了!沒人要求觸摸和驗傷。
 
多默則不以為然。他要親自檢驗耶穌的身體已證實是奇蹟。然而卻在面對耶穌邀請來檢驗時(27),多默打退堂鼓。他很快的了解並且宣示了自己的信仰:「我主,我天主。」他接受了耶穌最新的邀請:「不要做無信的人,但要作個有信德的人。」

 

信而沒見

 
若望聖史為了寫給那些相信默西亞卻與見證耶穌死亡的門徒相隔久遠的後代,創造了多默這故事,而且在今天的最後一幕祝福了「那些沒有看到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
 
正如同多默與其他使徒都能跳躍文化的侷限,擱置了無所不疑的態度,相信了他們所見的,同樣今日的信徒也能夠超越事事證明的科學心態而相信。保祿提醒我們「信仰是出於報道」(羅十17)。
 

取自 The Cultural World of Jesus: Sunday by Sunday, Cycle C. 出版 Minnesota, Collegeville. 作者 John J. Pil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丙年將臨期第一主日

(路廿一25─28,34─36)   耶穌的文化世界   在路加福音的緒言中(路一1─4),聖史承認他與其他聖史一樣,參考了其他的來源。學者們一致同意最早的馬爾谷福音是其來源之一。今天來自路加福音(路廿一)的摘錄以馬爾谷福音十三章為基礎。   當代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