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丙年常年期第十二主日

(路九18─24)

 

耶穌的文化世界

 
榮譽在過去和現在都是地中海世界的文化核心價值。榮譽包含公開要求尊嚴以及其他人公開承認這要求。
 
榮譽是與生俱來的。不分出生貴賤,任何人都享有尊嚴,即便是乞丐。古代世界借重族譜來宣告榮譽。文化相信族譜主要用來驗證人的榮譽背景,兩份不同的耶穌族譜反應出當時的需要。
 
再者,人們對耶穌不屑一顧。祂的鄉親說:「『這人不就是那個木匠嗎?他不是瑪利亞的兒子;雅各伯、若瑟、猶達和西滿的弟兄嗎?他的姊妹不都是我們的同鄉嗎?』他們便對他起了反感(谷六3)」因為耶穌逾越了原本的榮譽(見耶穌緊跟著的評語)。祂的同鄉挑釁祂對榮譽的基本要求。
 

為了榮譽而欺騙

 
正如耶穌同鄉的行徑,地中海人主要的消遣就是管閒事。生活攤在陽光下,以及村落的人千方百計地探聽去了解他人。這使得宣告榮譽相當困難。
 
由於這種八卦文化的傾向,人們只好以掩飾和欺騙來保有榮譽。的確,即便掩飾和欺騙遭受批判和否認,仍被視為保存榮譽合法的策略。甚至這策略有其步驟,可從今天讀經耶穌與門徒間的對應得到應證。

 

掩飾的過程

 
掩飾的過程涵蓋圈內人與圈外人。基本上,圈外人想盡辦法套出圈內人(有時祂的同黨)的秘密。這掩飾過程分五個階段:

1.圈內人。圈內人有個秘密;這賦予權利和安全。
2.圈外人。圈外人藉著監視和探聽等獲取秘密。
3.圈內人。守秘密者採取安全的機制,包括欺騙,提供假情報來保有秘密。
4.圈外人。八卦人士現在必須評估他們先前所懷疑或是探聽得的,並與新的情報比較。
5.圈內人。圈內人也許對散播的謠言沾沾自喜,或是變本加厲。

 

耶穌與掩飾

 
在今天的讀經,掩飾的過程似乎依此種方式進行:

1.圈內人。耶穌熟知自己的身分與背景(見谷六3),但正如典型地中海的單一性人格(dyadicpersonalities),祂需要知道其他人的看法。祂詢問祂的門徒所聽聞到的。
2.圈外人。群眾認為耶穌是洗者若翰或厄里亞,或復活的古代先知。
3.圈內人。耶穌詢問追隨祂的人(其他圈內人)的意見。伯多祿說:「主,默西亞」。耶穌要求他及其他人不要洩漏出去。依照過程,耶穌讓圈外人絞盡腦汁去尋找結論。雖然將耶穌與洗者若翰,厄里亞或其他先知相連並不正確,這些榮銜卻也在耶穌意料之中。幹嘛去拆穿這些錯誤的觀念呢?
4.圈外人。群眾中終於出現三種意見,而且如果門徒(圈內人)漏了口風,圈外人就有四種意見得衡量。他們必須想出來。
5.圈內人。耶穌完整的身分與名譽只有祂自己知道。其他人,像是祂的鄉親,也只能霧裡看花。他們也許仍會毀謗祂,但是卻找不到好理由來羞辱祂。祂的榮譽仍然原封不動。這就是為了榮譽而行騙的「高招payoff」。

 
當代的信眾對於以詐術來維護榮譽感到錯愕是可理解的。當代美國人以立法來嚴控廣告的真實性以及保證政府機關的公開議會。其他機關確保這些協定與評鑑是誠信的,等等,無限制(adinfinitum)。缺凡這些誠信和真實的保證,反映在聖經中的地中海人生活必須仰賴誓言或這樣「阿們,阿們 Amen, amen」(或的確如此 Truly,truly)的說法向人證明自己清白。即便大都被誤用,也不需要以命令來禁止騙子呼求天主作見證(「以天主名義無效」)。
 

取自 The Cultural World of Jesus: Sunday by Sunday, Cycle C. 出版 Minnesota,Collegeville. 作者 John J. Pil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丙年將臨期第一主日

(路廿一25─28,34─36)   耶穌的文化世界   在路加福音的緒言中(路一1─4),聖史承認他與其他聖史一樣,參考了其他的來源。學者們一致同意最早的馬爾谷福音是其來源之一。今天來自路加福音(路廿一)的摘錄以馬爾谷福音十三章為基礎。   當代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