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丙年常年期第卅二主日

(路廿27─38)

 

耶穌的文化世界

 
耶穌時代的中東文化是個魯莽和紊亂的世代。和今日的政治「口水戰 negative campaigning」和尖酸刻薄的辯論不相上下。
 

挑戰與回應

 
挑釁(conflict─prone)是中東用以追求榮譽(honor─driven)──文化核心依歸的驅使利。人們為獲得或是掙得面子必然挑戰對方,希望對方難以招架。(「招架riposte」這字來自劍擊,描述閃躲對手刺擊後的快速(swift)信任。觀察耶穌與對手爭辯中的「擊刺」和「快速信任」!)
 
在今日的故事中,有個撒杜塞黨人與耶穌之間產生衝突。這是路加福音段落中的一組辯論。由於耶穌用法利賽黨人的基本答覆回應了這撒杜塞黨人的挑戰,凸顯了法利賽黨人與撒杜塞黨人之間的典型衝突。

 

挑戰

 
撒杜塞黨人只相信猶太法律書(Torah/梅瑟五書)所記載的,他們不相信復活。他們完全反對口傳的法律書,或是法利賽黨人所遵奉的傳統。由於撒杜塞黨人不承認在梅瑟五書中所復活紀錄的記載,因此他們並不相信有此事。關於這位婦女有七位丈夫的假設性問題來自梅瑟的法律,申命紀廿五5─10。這法律試圖鞏固家庭的延續性。如果丈夫去世沒有兒子或是遺孀寡婦沒有子嗣,隨之而來的結局將慘不忍賭。由於理想的婚姻伴侶是首席堂表親戚(a first cousin),辭世者的兄弟則是這位寡婦的理想的新伴侶。整個思想模式是以家庭為中心,以及現世(this─worldly)而已。
 
那些相信復活者必須解釋表面上相當荒謬的處境,來世假設中的婦女如何處理七任七位丈夫。挑戰耶穌明顯可見:祢相信法律書所載,或是與法利賽黨人站在一起,接受口傳的復活信念與解釋,使得梅瑟如此荒唐?
 

回應

 
還記得耶穌慣例羞辱對手(例如,「偽君子!」或「你沒有讀過?」)的方式。這也就是以牙還牙。首先,耶穌對成熟的男人解釋生命的事實以及生育(34─35)。沒有生死的存有不需要生育;(只有)人類需要生育為了物種的延續。
 
接下的羞辱有如雙響砲(double─barreled)。祂告訴撒杜塞黨人那些被天主視為有資格得來世並復活的人就像天使一般。撒杜塞黨人也不相信天使或精神體之類(宗廿三8)!第二發就是耶穌視這些不生不死為天主的兒(女),舊約中亦稱之為天使(創六2;約一6),因為他們復活分享了天主的生命賦予。
 
最後是個最絕頂的羞辱。耶穌引用法律書對付那些如此熱衷於字面解釋的對手。祂答辯梅瑟本人證明了復活,當他形容神是「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的天主」(38)。這些祖宗在梅瑟時代早已先逝多時。因為只有活人才能有神,神稱自己為祖宗的天主,神就有辦法使祖宗活到「時期的到來」。
 
路加聖史在耶穌的結論中附加上的瑪加伯下第七章十九節(約西元前55至18年間)的隱喻。路加所闡「在天主眼中,所有的人都是活著的」反應著瑪加伯書中的虔敬記載「在天主,他們並未死,正如同我們的祖宗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沒死一樣,而且活在天主內。」

我們不清楚這些撒杜塞黨人的真實反應,但是有些經師(有點類似法利賽黨人)公開讚揚「老師,祢說的真好!」,耶穌在對抗頑強對手中又贏了一輪。
 
耶穌在祂的生命與傳教中贏得了所有的爭辯並且建立了卓越的名聲。但是這些成功的羞辱對手也是祂死亡的原因。
 

取自The Cultural World of Jesus: Sunday by Sunday, Cycle C.出版 Minnesota, Collegeville.作者JohnJ. Pil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丙年將臨期第一主日

(路廿一25─28,34─36)   耶穌的文化世界   在路加福音的緒言中(路一1─4),聖史承認他與其他聖史一樣,參考了其他的來源。學者們一致同意最早的馬爾谷福音是其來源之一。今天來自路加福音(路廿一)的摘錄以馬爾谷福音十三章為基礎。   當代許多...